清明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尽管未开市,监管对市场关注的IPO报价问题的雷霆处罚先至。4月7日,深交所官网发布4份监管函,对广东天创私募、北京卓识私募、嘉实资本、前海人寿保险等4家新股报价机构采取书面警示措施。2家私募、1家公募子公司以及1家险资被罚的原因都指向了参与深市IPO网上询价时存在内控制度控制和执行不完备、估值定价依据不充分,报价集体决策机制不完善等违规行为。随后,同样是网下询价阶段违规现象,中证协也发布了对上海珠池、天安人寿保险、上海衍复投资等5家机构的处理决定。在新股IPO报价阶段中,上述机构或多或少存在“风险控制措施不足,未针对已经发生的超区间报价行为设置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报价环节未按照内部制度要求进行复核”等内部新股报价问题,这也让市场联想到去年的浙江国祥,多家公募在报价阶段存在高报价问题导致公司出现高溢价引发了市场的争议。在业内看来,此次针对公私募、险资的处罚是3月15日证监会集中发布“两强两严”政策文件之后,监管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要求行业机构要加强估值定价等核心能力建设的落地举措之一。
浙江国祥 0.00%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